首页 > 科研咨政 > 智库平台

《新华日报》智观版刊发新农智库“企业家精神”研究文章(系列报道三)

发布时间:2025-07-22 15:01:39 浏览量:60 来源:科研处

企业家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江苏苏州干部学院深耕企业家精神研究领域,探讨苏州企业家群体“崇实、精工、敏行、致远”的精神内核,产出了一系列成果。近日,新华日报智观版刊登学院理论文章,本期转载江苏苏州干部学院教师、新农智库研究员王晓敏老师文章《企业家精神在苏州的传承与实践》。

系列新闻统一用图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企业家精神的价值,指出: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要“弘扬企业家精神”。作为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之一,苏州有着赓续千年的商贸历史。企业家精神是苏州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苏州不断擦亮最强地级市名片的精神动力。

一、文化溯源:探寻企业家精神的苏州底蕴

江南水乡,自古繁华。苏州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水网密布、漕运通达,工商基因源远流长泰伯以“让王”之德树立了“义高于利”的伦理标杆,其“自强不息、谦让包容、诚信务实、孝友和爱”的至德精神是苏州企业家以德经商的宗旨之源。范蠡“经济治国”与“义以求利”的思想更是将商业活动与家国责任、道德准则紧密相连,为苏州商人注入“贾道即人道”的精神内核。洞庭商帮凭借坚韧品质与商业智慧不断开拓经营新局面,以小岛之力与徽商、晋商等大省商帮齐名,跻身“十大商帮”之列,是早期苏州企业家坚韧生长的真实写照。明清时期,士绅文化浸润深远,不少商人通过科举取得功名,将修身治学的士人追求与经世济民的商业实践相结合,形成“亦商亦儒、儒商一体”的鲜明特征。苏州作为“天下四聚”之一,外贸往来频繁,“江海通津”的地理优势让其早早具备兼容并蓄的开放思维,为后续苏州企业家形成开放包容的国际视野奠定了基础。近代以来,苏州商会在战乱动荡中挺身而出,募赈济民、兴学助教、捐资建城,更是将儒商的社会责任发挥到极致。吴文化底蕴深厚,其开放包容的特质、水乡浸润的文化气息、“士农工商同道”的平等理念,为苏州企业家的涌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滋养。

二、时代诠释:彰显企业家精神的苏州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用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国际视野5个关键词对企业家精神进行高度概括。苏州企业家在实践中不断诠释这一精神内涵,推动苏州经济从“加工制造”迈向“创新创造”。

爱国是实业报国的赤子之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企业营销无国界,企业家有祖国。吴文化“家国同构”的传统让苏州企业家始终将个人事业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崔根良带领企业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使亨通集团成为唯一掌握光纤预制棒核心技术的民族企业恒力集团董事长陈建华以“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为使命,解决了石化化纤产业链关键原材料受制于人的难题……当企业发展与国家需求同频,爱国情怀便从抽象的精神符号转化为具体的产业实践,成为新发展格局下企业家精神的核心锚点。

创新是突破传统的锐意进取。苏州企业家以敢为天下先的魄力,不断突破技术瓶颈。波司登集团董事局主席高德康通过研发“航空智能调温材料”“纳米抗菌面料”等技术,将传统服饰升级为科技消费品,推动中国品牌站上世界时尚舞台;信达生物俞德超团队研发出首个国产PD-1抑制剂,让创新药惠及千万患者据统计,苏州民营企业贡献了85%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力量

诚信是百年基业的道德基石。苏州企业家将诚信视为立身之本,用契约精神铸就百年基业。从雷允上、采芝斋、黄天源等历经岁月沉淀的百年老字号到好孩子集团、科沃斯机器人、莱克电器等现代新生企业,他们共同证明企业的核心命题——诚信是降低交易成本的社会资本。从传统苏州儒商一诺千金的人格担保,到现代企业契约精神和质量管理体系的双重保障,苏州企业家让诚信成为穿越市场周期的“硬通货”。

社会责任是惠及民生的温暖力量一方面,苏州民营企业以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吸纳率和90%以上的企业数量占比为社会提供了广泛的就业机会,有效缓解了就业压力,稳定了社会和谐。另一方面,苏州企业家将企业发展与民生福祉紧密相连,用行动诠释“达则兼济天下”。近年来,苏州民营企业累计向社会捐赠总额超15亿元,用于教育、医疗、环保、乡村振兴等社会公益事项。

国际视野是融入世界的开放胸怀。苏州企业家在立足本土发展的同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以全球思维融入世界经济。通过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提升中国企业的话语权,凭借海外并购获取先进技术与资源,设立海外研发中心汇聚全球智慧。这种“走出去”与“引进来”并重的发展模式是对吴文化“和合共生”理念的当代演绎,也是中国企业从“产品出海”到“精神出海”的生动注脚。

三、生态构建:涵养企业家精神的苏州沃土

苏州以“政府有为”推动“市场有效”,构建“礼遇赋能、服务增效、精神赓续”三位一体的企业家精神培育体系,让尊商重企成为城市发展的鲜明底色。

营造尊商重企氛围,涵养“苏州温度”。2022年苏州在全省率先出台实施《苏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立法形式明确市场主体权益保护、政务服务效能提升等核心条款,为企业发展划定安全红线、撑起法治盾牌。此外,苏州将每年721日设立为“企业家日”,举办主题峰会、创新成果展等系列活动,表彰纳税贡献突出、创新成果显著的企业家。从法治保障到情感认同,苏州以“温度”为内核,将尊商重企理念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的实践。

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提升“苏州速度”。苏州以亲清政商关系为抓手,构建“问需于企、政策定制、服务直达”闭环机制。建立政府重大经济决策向企业家问计求策的规范程序,确保政策更加贴合企业需求;完善企业家月度座谈会、企业大走访等工作机制,及时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深化政务服务改革,推行企业服务专员制度,为重点企业提供一对一服务,积极开展“换位跑一次”政务体验,推动审批时限压缩60%以上。目前,苏州已连续5年蝉联“营商环境最佳口碑城市”。

培育新生代商脉,赓续“苏州力度”。近年来,苏州积极吸引新生代企业家和创新创业人才,推动新老企业家传承与融合。出台《关于实施新一代民营企业家培养‘新领航’计划的意见》,设立专项基金支持青年企业家和初创企业的发展,提供创业导师一对一辅导、投融资对接与产业资源整合服务;搭建新老企业家对话平台,通过师徒结对、创新工坊等形式,促进不同代际企业家间的经验分享与合作,在传承企业家精神的同时,为城市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滨河路1728号电话:0512-68181700

Copyright®2022 江苏苏州干部学院 版权所有 苏ICP备10053478号-2 苏公网安备32050502012047